"互联网+”教育在乡村
英国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鹤壁浚县前石桥村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村民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探索K12(12年中学基础教育)机构OMO模式的发展前景。
OMO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新变化。线上进行“AI+教育”,线下场景集中在含教学属性的线下校区和获客为主的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
7月29日,队员们走进村庄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村民们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并谈到,孩子的教育都是家庭里的头等大事,即使是在疫情期间的宅家生活也不放松,为孩子选择了网校名师的直播课和教育机构的线下暑假班,希望能开阔视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当队员们问起如何看待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服务,家长们一致肯定,线上的直播教学、视频网课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也不再拘泥于空间,只要有无线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线下的答疑解惑则保留了个性化定制的特点,为孩子的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走访调研团发现,家长的教育观念由传统的唯分数论转变为孩子内在价值的培养,而线上线下打造出的特色服务教育正满足了这一需求。拥有独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OMO模式,正逐渐成为K12机构在教培行业扎根的关键。
社会化媒体用户体验调研
社交网络的不断完善,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场景愈加丰富,追剧、玩游戏、购物等也逐渐成为社交平台吸引受众的新功能。针对这一现状,英国威廉希尔中文网站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成立企业组和文献组,深入了解社会化媒体功能,聚焦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用户体验。
企业组深入体验了今日头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社会化媒体,并观察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使用社会化媒体时所用的情景功能、使用时间等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打开抖音、快手等社会化媒体,不只是为了看短视频,更多的是为了看小说、购物、玩游戏、追剧等,投入在社会化媒体的时间、金钱也越来越多。队员们意识到,社会化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用户的消费模式。
文献组对用户参与社会化媒体的主观意愿、持续使用社会化媒体原因等进行数据收集。初步分析发现,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时,获得的感知价值如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增长见识等是影响用户参与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原因,且感知价值的大小、类型,都会影响用户是否会持续使用社会化媒体。所以队员们大胆推测,在社会化媒体情境下,用户参与度、感知价值和用户持续使用可能性三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社交平台提供的新功能,使用户的感知价值类型更丰富,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实现用户对社会化媒体的持续使用。
实践出真知。调研团在实践中对社会化媒体情景下的用户体验有了不同以往的全新理解,发现了用户与社会化媒体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如何防止用户过度沉迷社会化媒体”的课题做足了准备工作。